返回24分道扬镳(1/3)  世子重生以后和姨姐做i(3p)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酒席很快办完了,大房开始给各房分配礼品,陈良蓁屋里得了猪头肉、野山参、奶糕、几条细麟鱼、还有蕨菜和虎杖做的酸菜……

大房送过来的基本上都是吃的,悦儿和盼儿很开心,两个丫头都是长个子的时候,看到这些吃食,过年都不需要再买东西了。

仲氏得了几副字画和几个盆栽,还得了几匹布料和皮料。宋姨娘院子里分了一只卤鹅、几匹布料。都是大房的申氏亲自过来送的。

宋姨娘笑道:“大房的申氏会做人情,她不把东西给仲氏,让仲氏转手。自己亲自过来送东西,咱们三房得了功德,还得记得她这份人情。”

洪庭久参加完酒席过后没几天,杜景行派了小厮来找他一叙。

杜景行见到洪庭久时,觉得此人长相不凡,他相貌端庄,手臂过膝,一看就是一个会武之人。

洪庭久见到杜景行恭谨行礼,杜景行更觉得此人谦逊多礼,“洪大人不必多礼,此次找你也是有要事请你帮忙。”

洪庭久早就知道杜景行所谓何事了,“算不上帮忙,但请杜大人吩咐,能为杜大人分忧是下官分内之事。”

杜景行对洪庭久更加赞许有加,不像郑智慧那老滑头做事推三阻四,拖延办事,还企图贿赂他。

杜景行点了点头,“皇上命我置办官木,就是当地的香杉和金丝楠木,香杉还好说,但是这金丝楠木必须得采办五百根。”

他叹气,“这让我犯了难啊,这山高坡陡是一方面。这附近有蛮夷,他们不让采伐的人进山,抵触情绪很大。依洪大人的意见,该如何处置?”

他知道洪庭久在当地生活了几年,对这些蛮夷比较了解,所以问一下他的意见。

洪庭久其实早就想好了对策,但是他还是假装思索了一番,如果太容易解决,倒显不出他的能力了。

“清汤镇就有一棵金丝楠木,长得很粗壮。离这儿也近,地势平滑,运输十分方便。”

杜景行也去现场勘察过,如果那棵金丝楠木砍伐了,可以截成五六根以上。

“这楠木本可以砍伐的,可是旁边有一棵千年茶树,是清汤镇的茶树王。如果砍伐了那棵金丝楠木,旁边的那棵茶树也会被损坏。”

“平时老百姓和山上的僧人都会去采那棵茶树的茶叶,他们知道我们准备砍伐那棵楠木,现在派了人日夜守着那树。”

杜景行面有难色,“就连郑大人都拿他们没办法。”

洪庭久道:“依下官之见,此事还是安抚为主。这当地人信鬼神,重祭祀。刚好到了冬祀的时候了,正是祭祀井神的时候。而茶树王旁边有一口古井。”

“咱们趁此机会祭祀井神,告知相亲们咱们采办木材是建神庙,庇佑大家平安的。”

杜景行眼前一亮,他思考一会儿,要是他出面的话,当地人还不一定信服。而洪庭久作为当地官员,和当地人熟悉,由他出面协调,肯定有一定说服力。

既然洪庭久帮他办了这么大的事情,他肯定也应有所表示。

“洪大人可否替本官操办祭祀?洪大人放心,只要洪大人需要的人力物力,本官一定满足。”

洪庭久等的就是他这句话,他双手一拱,半跪在地上,“下官定当竭尽全力帮杜大人办妥此事。”

杜景行连忙把洪庭久扶起来,“老弟,此事若是办成了,本官举荐你当一个正七品的驿官还是可以的。”

洪庭久按捺住心中的狂喜,他脸色不改,刚要感谢杜景行的再造之恩。

杜景行先用手止住他,“你别嫌官小,锦州刺史孟达是我的学生,再过几年也该告老还乡了,正好那里空缺出来。”

洪庭久知道他的意思,只要他帮他把官木砍伐的事情做好了,他举荐他当驿官。要是还帮他把官木运输到京城,他举荐他当正四品的刺史。

如此抬举他,洪庭久跪地一拜,“老师请受学生一拜,多谢恩师再造之恩。”

杜景行顿时欢喜起来,心情甚好,连道几个好字。伸手把洪庭久扶起来,拉着洪庭久去了茶楼,还把自己的砚台送给了他。

杜景行回到下榻之处,杜明月看见杜景行面有喜色,便问道:“父亲何事这么高兴?”

杜景行又笑了几声,“今日得了一学生,甚妙。”

杜明月看他那么高兴就好奇他的学生是

本章尚未完结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">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