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421章 困境与突破 上(1/2)  上流社会(都市权斗NPH)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第421章 困境与突破 · 上

谭润深觉得沈冬至小心翼翼的模样挺可爱的,事实上他没有说谎,他虽然从小和狗一起长大,但他并没有觉得孤独。

他略微思考两秒,开始给沈冬至讲述他从一本县志里看到的故事。

话说清朝咸丰年间,一位县令奉朝廷之命围剿山匪,但或许是有人提前走漏了风声,县令带人冲进匪寨之后那里早已人去楼空,只留下一位当家老大,气定神闲的坐在竹椅上,似乎已经做好赴死打算。

县令将这位当家老大带回衙门审问,然而酷刑用尽也未让他吐露任何关于其他匪党的踪迹,县令苦口婆心劝说之,道他只要交待出其他匪党的去向,便算他戴罪立功,必对他从轻发落,还赏白银五十两。

无奈这位当家老大着实重情重义,面对如此利诱,不仅口风不松,还大义凛然的告诉县令,大可将他送交朝廷问斩,这样县令既能交差,他也能对得起兄弟。

县令无奈,只得请出县里一位颇负盛名的老先生,晓之怡情动之以理,希望能说动这位悍匪。

大狱之内,这位老先生悠悠发问,说他如此口风严密,可是为了他那匪寨中的上千兄弟?

当家老大一脸准备赴死的大义之相,说自是如此,而且他那寨子里还有成百的老弱妇孺,若以他一人之死换取他们的性命,他也算对得起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。

老先生当即捻须怒斥,道他如此顽固,并非是为了那些无辜的妇孺,他若真是大义之人,就不该为匪,那些百姓官兵也是有妻有女之人,他如此做,无非是为了满足他心中的大义,成全他的英雄情节,实乃自私自利之行径!

沈冬至听得入迷:那后来呢?他招供了吗?

谭润深摇头,后来这位悍匪也没招供,但再也没有当初的慷慨赴死之心,而是带着满腹的迷茫上了断头台。

沈冬至心头一震,带着满腹的纠结上断头台,不就是她现在的状态吗,而且她在监狱里时也时常想,她为盛怀宣顶罪,究竟是真的为了盛怀宣,还是为了成全她自己。

她为盛怀宣顶罪,就等于是把负罪的枷锁从自己身上转到了盛怀宣身上,事实证明她成功了,因为盛怀宣自责到被她抛弃也没有说一个字。

他不能,他没有立场。

她垂眸,气氛一下陷入沉默。

沈小姐,冒昧问一句,你是想和他们所有人都在一起吗?

谭润深问得很委婉,而且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可隐瞒的,沈冬至大方承认了。

对。

谭润深点头,果然如此,虽然他觉得这没有什么,但对世俗来说,这依旧是一个很难接受的观念。

要坚持一个被世俗所不容的观念不是易事,需要强大的信念支撑,曾经的沈冬至谭润深虽然没有太多了解,却也能从短暂的接触中感受到她强大的自信。

用通俗的话来讲,沈冬至觉得她配得上她所有人,她有底气,才敢于去这么做。

自信是勇于探索的基石,自信的缺失则会导致卑微,那晚沈冬至问谭润深如果不想她留下就开口,谭润深就察觉了不对。

沈冬至不该是这样的人,她自信强大,甚至可以霸道横行,她就应该理所当然,而不是唯唯诺诺听别人的意见。

所以谭润深不认为她是怕重蹈覆辙,怕秦琛伤害她的身边人才退缩,一定是有什么打击了她的自信,让她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们,这才产生离开的想法。

而且这个打击一定是内在的,就像那位悍匪,他心中根本的信念被动摇,才会陷入迷茫。

谭润深很好奇,她究竟是思考了什么才会走进这种误区。

沈小姐,你能告诉我你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们的原因吗?

这次沈冬至没有像昨晚一样被激怒。

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有另一个沈冬至吗?

谭润深点头。

其实我曾经想过,沈家的形势这么复杂,如果我回到沈家,沈家的敌人如果直接选择杀了沈冬行,他离开之后我应该怎么做。

沈冬至停顿一秒。

谭润深,我想的是要怎么在沈家站稳跟脚。

谭润深安静的聆听。

后来我帮怀宣顶罪,心里想的

本章尚未完结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">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